實踐發生意外後

皮繩愉虐邦第二期「女爵宮坊」工作坊在上週末剛結束。身為講者之一的我,卻在演講的示範實踐中,出了意外。

事情是這樣的。那時我正在示範如何把喜怒哀樂的情緒帶進實踐中。我建議的練習順序是「樂、喜、哀、怒」,因為順位越後面的情緒在實踐中的風險越高,尤其是「怒」,由於是粗暴而帶有攻擊性的情緒,必須要技巧夠純熟後,再去嘗試。而我示範的順序也是這樣的。當樂、喜、哀的示範順利完成後,我開始做怒的示範。

我請自願上台示範的學員面對我坐下,在對方的雙手綁上單柱縛後,就猛然發力綁她,同時欺身壓上去。然而當她往後倒時,我卻突然失去重心,沒穩住她,就聽到碰的一聲,她的後腦勺狠狠撞到了地板上。

當下我也嚇著了。在我印象中,雖然我不是完全沒在實踐中發生過碰撞,但從來沒像這次這麼大力,更別說是在演講的時候。我伏在對方身上,看著她吃痛的臉,腦中發白,無法決定要結束還是要繼續。於是我悄聲開口問她,妳要結束還是要繼續?她沒有立刻回應我。我等了幾秒,又問一次,這次她回我,繼續。

於是我稍微調低示範強度,還是把接下來的示範完成。結束時我抱著她,閉著眼,聽到自己喘著,久久才平復過來,回到能夠演講的狀態。如同前面幾次示範一樣,我請她發表感想。她說,她感受到我強烈的情緒向她襲來,她沒辦法回應,因為那是負面的,但她覺得她可以試著承受。

我向她道歉並道謝,等她回座後繼續演講,說剛剛發生了這樣的意外,也展示了「怒」的手法確實比較危險。而當意外發生後,要記得持續追蹤對方的身心狀況,因為有些傷害,比如腦震盪或心理創傷,會過一段時間才浮現。

在演講結束後的派對上,對方說她感覺無恙,沒有怪我。我們有說有笑的一起檢討下次如何避免這樣的意外,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不要在疲憊時做這樣的實踐,二是要做這樣的實踐時,最好在軟墊上。

派對結束後回到家裡,當天也在現場幫忙的女友說,她在後面聽到碰撞聲時也嚇到了,趕緊問被示範的人是誰,聽到是對方時鬆了口氣,說還好是她,還好是熟人。

其實這不是巧合。我在挑自願者時,本來就是故意把最熟而且有實踐過的朋友安排在怒的示範上的。畢竟面對不夠熟的人,我也很難把我兇殘的那面曝露給對方。沒想到這樣的安排竟在這時派上了這種用場──因為夠熟,所以即使發生這樣的意外,也被對方輕描淡寫地帶過了。

隔天,我傳訊問對方身體狀況,對方回我,還好,沒有痛或暈。我鬆了口氣,回她,那就好,有任何狀況一定要告訴我喔。第一次出這種狀況我也很意外,才發現我對自己的體力狀況拿捏得不夠好,低估疲累、感冒和生理期的影響。很感激妳在當下願意繼續讓我完成示範,結束後也給了正面回饋,沒有怪我。

然而回完訊後,我卻持續想著這件事。然後我才驚覺,我當時其實做了非常錯誤的示範。

我在對方撞到頭後,根本就不該問她要結束還是要繼續。我應該要立刻結束的。因為在上台示範這樣的場合,要說出結束來中止示範,是一件很艱難的事。何況對方是我的朋友,我也知道她是個特別有責任感的人,更有可能因為不想讓我難堪,或認為自願上台示範的人有義務完成示範,而勉強自己繼續。

而當我問對方第一次沒得到回應時,更不該再問第二次。因為沒有回應,可能是因為對方痛到無法回答,或者暈到沒聽進詢問,甚至也可能是想結束卻說不出口。無論如何,都表示這個碰撞相當嚴重,有腦震盪的可能。我明知接下來的示範即使調低強度,仍然會有大幅度地晃動,極其危險,即使她願意,也根本不該讓她冒這個險。

意識到這件事後,我感覺一股寒意滲上來。我怎麼會犯這麼明顯而可怕的錯誤呢。我必須讓當天的學員知道我當時的處理是錯誤的,我想寫文章來談這件事。而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她聊聊。一方面是因為我想釐清她當時的感受,二方面是因為我知道自己陷入嚴重的低潮。焦慮和內疚觸發了我的羞愧和恐懼,像漩渦一樣把我捲進去。

我想起Maya當天上課時說到,她有次在表演中被某個女王吊縛時,因為對方沒有順她腳踝上的單柱縛,繩結卡在腳背上,她當下很痛,結束後也讓她跛腳了好一陣子,而那還是個宣稱自己很注重安全的女王。而我也常說,如果你是會受觀眾影響的人,沒有充足準備,不要在人前吊縛。在被觀看的情況下,很容易讓人自我膨脹或逞強而疏忽安全。

這些話,那時在我腦中都轉化成對我的嚴厲指責。我知道自己正是那個不夠細心、也容易被觀眾分心的人。我想起我的每場表演,幾乎都有出過差錯。表演「奴隸拍賣會」時,對方曾在表演中打出安全信號。表演「寵物的生物本能」時,我綁高手小手縛忘了做半月,晃動對方也比排練時大力很多,讓對方差點撞到牆壁上。表演「驅魔師與魅魔」時,我因為一整天的排練,在解繩時累到差點無法把繩子解開。最嚴重的是表演「絆」時,連續兩天四場表演,對方在第四場吊縛結束後就悄聲告訴我,她有一隻手沒辦法動,事後她找物理治療師復健,被告知是因為過勞導致肌肉僵硬壓迫神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復原。

每次出差錯,我都希望檢討出原因。於是我想,或許是因為我在演講中做把人從站姿拉倒的示範太多次,從沒出過意外,便自以為已經掌握了,而越來越輕忽。我知道自己那時已經累了,所以我改讓被示範者坐著,減輕我的在操縱平衡上的負擔,我以為這樣就已經足夠,卻低估了我的疲憊程度。能量飲料只能維持我的精神亢奮,並無法改善我的身體虛弱,況且我之前其實並沒有像這次這樣,連續示範四個人,而且最後一個強度還最大。我真的疏忽掉太多細節了。我怎麼能,我怎麼敢?

這些負面念頭接二連三冒出來,我得想辦法打斷這種陷溺。我傳訊給對方,說想和她通話。我告訴她上述那些想法,問她頭被撞到時的感受。她說,那時她確實痛得說不出話來,那也是她第一次發生這麼大的碰撞。她看得出來我也被嚇到了。如果換作是別人,她應該就會叫停了。但因為是我,她相信我會好好處理,所以願意繼續。過程中她發現我有儘量把她往軟墊上挪,她覺得我確實有在處理,所以覺得還好,沒有像她男友聽到後那樣覺得不能接受。

我那時回,妳這番話,表示妳那時確實是想結束的,只是因為對我的信任而願意繼續。但這樣其實不太好。因為妳的信任很可能出錯。

結束通話後,我雖然因為向對方坦誠錯誤並得到諒解而覺得好過一點,但那種「我承擔不起這份信任」的失格感,仍縈繞不散。加上當晚,發生了皮繩愉虐邦粉專被臉書抄掉的事件。我以為有把握的事出了意外,我以為社會正越來越友善,其實並非如此。那幾天我萎靡倦怠,身心沈甸甸的,慢慢才遲鈍的意識到,啊,原來我心裡還持續的受到這些事的影響。原來我仍然為此惶惶不安。

然後我也漸漸想起,十夜在那天的工作坊上說的話。她說,有時諮商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做到的事,透過一場實踐就可以做到。在實踐中,可以讓壓抑的身心出現裂縫,喚起原慾。而最後,讓我們能夠相信一件事,我們是安全的。我們只要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便已然獲得足以讓我們安全的各種條件。

Maya也說,不用那麼害怕受傷。就算發生下垂手,只要戴上復健護具,還是能正常生活。繩縛的技術持續在更新,預防和療癒的辦法也在進步。即使受傷,也是會復原的。

我想著這些,才發現,我對於風險和傷害,其實一直有著過份的戒慎恐懼。「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些家訓在我心裡根深柢固,長期讓我深怕行差踏錯便萬劫不復。家人要我不要再接觸BDSM的理由,一是變態,二是危險。變態我不在乎,但是危險,確實時常讓我捫心自問,我的準備夠好了嗎?還是一直以來我都是僥倖而已,災難總有一天會發生。

而在覺察我的恐懼的同時,我也想起那些可貴的善意。在工作坊結束後的派對上,我問了被示範哀的學員,有感覺到哀嗎?其他學員在旁聽了說,看起來是有的,但她說沒有,她只覺得我很嚴肅。她是對的。因為雖然我正在示範如何把情緒放進實踐中,但我其實並不打算給出我真正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我沒辦法交給一個初次見面的人。我只是展演帶有情緒性的手法,哄得了觀眾,但騙不了受縛者。受縛者在這麼親密的互動中,是能夠感受到繩手真實的狀態的。

所以被示範怒而出意外的學員說,她感受到了我強烈而負面的情緒時,我想她感受到的,並不是我所要展演的怒,而是我貨真價實的驚恐。然後她說,她沒辦法回應,但她覺得她可以試著承受。

重新想起這句話時,我突然覺得很感動。當我過份關注繩手穩住對方的責任時,我其實忘了,受縛者也是有穩住對方的力量的。正如我的繩手友人聽聞這件事後說的,她顧的可能不只是妳,而是「妳們」這一個整體。她知道出錯了,但就是在這種時刻,才更需要她的支持和體諒。關於自己太疲憊等等的檢討都是應該的、好的態度,但另一方面,也可以不用把壓力都給自己一個人扛。那樣反而忽略了她也是能動的、有意志的。

所以,當她表達對我的包容與信任時,我其實不用抗拒,可以珍惜的好好收下的。那是她的心意,是一份貴重的禮物,足以支撐我與我的恐懼言和,讓我相信,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即使我不夠好,我依然可以被愛。即使傷害真的發生,也不會摧毀我們,我有能力修補,我可能得到原諒。

面對自己的不足是如此,面對社會的惡意,也是如此。

即使受傷,也會復原。即使我們與風險為伍,我們依然是安全的。

 

 

我最初想寫這篇文章時,本來打算用聲明錯誤的方式寫個嚴正的反省。但當我終於打算動筆時,我想起梅子在工作坊上教的「放聲思考」(Thinking Aloud ),也就是將心裡的想法和感受說出來。於是我決定把意外發生後的心理活動如實寫下來。這樣書寫的過程中,療癒也不可思議的發生著。寫到這裡,我已經覺得釋懷不少。

我在書寫的前天,正好有場演講。我在演講上分享了這次的意外,隨即有人表示鼓勵,也有人分享了他陪同受縛者處理繩縛損傷的經驗。謝謝你們。

也謝謝工作坊當天的講師們,給我修復自我的靈性能量。

最後謝謝被我示範怒而出意外的朋友。謝謝妳的愛。

 

*

 

封面照:2018/04/07攝於馬德里禁羈聚會La Pasteleria表演

繩手:黛拉

受縛者:zeb

攝影:Iñigo de Amescua

www.blueindigostudio.com /  www.wearefenton.com

Facebook (Inigo de Amescua) /  Instagram (inigoamescua)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