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pologist
原文:Negotiation and Consent
翻譯:小林繩霧、漉露
開場白
要談這個主題,沒有一篇文章會是足夠的。因為關於意願與權力動態,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本質上就不應僅止於繩子、性、與禁羈;對任何有良知的人來說,增進這方面的知識、技術、與觀點,是一輩子的功課。
以下是一些我學到的事情,有些來自我在禁羈的個人歷程(包含我犯過的許多錯);有些則來自我朋友和伴侶的經驗,他們之中許多人經歷過深深受傷。
本文僅聚焦於繩縛中的意願議題。繩縛以外的實踐(或只是與我的做法不同的繩縛玩法)中遇到的意願問題可能是本文無法涵蓋的。世界各地不同社群對意願議題的期待也有極大差異。所以請積極參與你當地社群領袖對意願議題的討論。在本文最後我也收錄了一些其他補充觀點的連結。
違背意願有多嚴重?
從未經歷過性創傷的人很難發自內心地理解違背意願能造成的傷害有多龐大。如果你很幸運地沒遭遇過這種創傷,一個好的開始是去瞭解到你對於「你在這種情況下會如何反應」的直覺幾乎是全錯的。我們很容易以為我們在事發時能保護自己,或者以為某種侵犯沒什麼大不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誤直覺,直到自己遇上。
無論如何,應牢記在心的重點是:違背意願是嚴重的、改變人生的、持久的傷害。繩縛中的典型身體傷害是那種輕微類型的神經壓迫,不需或只需少許醫療措施,在幾個月內就能復原到不至影響生活。但典型的意願相關傷害是經歷數年的昂貴諮商仍無法完全癒合的、深刻影響一個人如何在世上行走、如何與他人相處的創傷。兩相比較,我們就能理解為何「意願」應該是我們心目中最優先考慮的安全議題。
並不是所有關於意願的錯誤都會造成這種傷害,但最壞情況的後果是非常、非常糟的。
為何安全詞不是萬靈丹
曉得這點是至關重要的:人們很常發現他們沒辦法用安全詞或其他方式溝通,尤其是在意料之外的性處境中。人一旦開始感到恐懼、難以承受、或驚嚇,生存本能會被激發進來接管,取代平時的決策過程。特別是被拘束著所以使得「打或跑」都變得不可能時,最普遍的反應即是「僵住」。這篇論文的第二部分有這種現象的科學概述,但若要長話短說,就是:這是一般人類腦部化學反應可預料的結果,不是因為某人是不負責任的受方,不是因為他意志薄弱,不是他事後才改變主意。你不能夠依賴「如果我做過頭的時候,對方會能夠在他受傷之前告訴我」這個不可靠的想法。這是為什麼良好的事前溝通如此重要。
協商清單
以下是一些你會想在繩縛協商中涵蓋的項目。當然,並非每一項都適用所有情況,此處列出的內容也不可能完整。你可以把這段目錄當作你協商時核對事項的初步參考。我個人比較喜歡把協商安排成形式自由的對話,而不像是一起填表格,但無論如何,在最後有這麼一個清單的話,有助於確保你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目標與動機
你們這次為什麼要玩?你們各自想要在玩的時候有什麼感覺?你們各自享受繩縛的什麼?
要盡量誠實。後說的人難免會聚焦在先說的人提出的事情。與其猜測對方想聽什麼然後調整自己的答案去迎合,不如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坦誠表達他們的慾望,即使不是完美配對,也會有重疊之處和協調空間。一起大方明白地共同協調,遠勝於連在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沒說之前就在腦中單方面妥協。
相關經驗
你們都有做過這類實踐嗎?當時進行得如何?有哪些你喜歡或不喜歡的點?有沒有你試過之後還想要,或再也不想要的事?
尤其對施予方來說,將不熟的新技術試用在不熟的新對象上,是要慎思的。和新認識的人發展連結時,用你們雙方都舒適、都有把握的遊戲方式總是比較安全。
你的身體適合什麼?
你們身上有需要留意的新傷或舊傷嗎?是否有些特定姿勢是比較不耐撐的,或者特別舒服的?以往有哪些綁法效果特別好,或特別差?如果能用照片舉出一些你會感到辛苦或舒適的例子也有幫助。
如果你們要做吊縛,你比較喜歡讓胸、腰、髖、或是腿來承重?你覺得倒吊好玩,還是辛苦?旋轉會開心,還是噁心?這些都很因人而異。如果你經驗不多,請誠實讓對方知道你對哪些東西是感到不確定的,並且直說你是想要嘗試這些未知,還是想要避開它們。
觸碰的氣氛與風格
你們想要把情境設定在色情的,還是友情的?是逗趣嬉鬧,還是安靜臣服?觸碰要盡量少,還是要很多?觸碰將是溫柔關愛的,還是粗野飢渴的?
這可能是最難用口頭衡量的事情之一。如果你們曾看彼此和別人玩過,類似「我喜歡你那次和某某人玩的感覺,但想要少點情慾」這種說法可能是個好方法。或如果你們身處有許多人正在玩的場合,你可以問「目前看下來,哪個情境最接近你想要的氣氛呢?」
哪邊是禁區?
哪邊是你不想被碰或被綁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是不能留下痕跡的?有沒有該小心的新傷口、刺青、或者穿環?
其他須明確協商的事項
任何你可能會想要納入實踐中的舉動都應該在協商中明白地談到。然而,有些時候,有些人會認為某玩法是本來就常包含在繩縛互動中的所以未協商,但其他人可能不這麼認為。以下列舉的是一定得明確具體協商、不應臆測的事物。
頭髮、臉、脖子、與股繩
綁或拉頭髮、把任何東西放到臉上或塞進嘴裡、股繩或碰觸生殖器的繩子,以及任何窒息/呼吸控制的玩法都一定要明確協商。
有些人對於綁/碰觸手指、腳趾、或腳掌的感受很強烈;你可能得確認一下,尤其是你想以它為這次實踐的主要部分時。
掙扎
若沒先講好,綁了之後掙扎可能是很令人困擾甚至很危險的。如果繩手預先知道受縛者要掙扎,他們通常會採用更適合的綁法。邊被綁邊掙扎更是糟上三倍⸺用繩子壓制一個激烈抵抗的人是最困難又最危險的玩法之一(遠比吊縛為甚!)。
協商一場包含掙扎的實踐時,記得要確認對受縛者來說最終是否逃脫對他們是否重要。如果發生的事情與他們希望的相反,可能會是個令人不悅的失望。
插入與性器接觸
這類行為是必須協商的⸺希望大家都覺得這很顯然。但人們可能很容易傾向用推論來揣測一些不該猜的東西。例如,假設你們已經同意要做一場情慾的、有股繩的實踐,這是否表示繩手可以用手去玩受縛者的下體呢?不見得。最好還是問清楚:「我知道這次的氣氛設定是情慾的,不過除了股繩以外,你還想要多少下體觸碰,如果有要的話?」
如果你只問「你有哪些地方不想被碰嗎?」對方很常會在仔細想出所有自己不要的東西之前就回答「沒有。」不要當一個利用這漏洞做你不敢直接問的事情的蠢貨。任何本質上與性相關的或與插入相關的行為都要明確詢問。
風險意識
你們都知道你們想進行的實踐有哪些風險嗎?對於受傷的可能性,你們是有所準備的嗎?任何人如果是新接觸繩縛,或新接觸任何玩法(例如吊縛),討論這點都特別重要。因為許多繩縛相關的風險是不明顯的;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同意了什麼,他所給出的同意就沒有意義。
我相信,如果施予方用的技術和設備不是最安全的選項的話,他有職責坦白告知還有其他的選擇存在。想像你將載一個從沒看過汽車的人第一次坐車,而你的車沒有安全帶。只告訴他「乘車可能有車禍的風險,而且可能致命」就夠了嗎?或者你也有責任向他透露「其實有些其他的車有安全帶,而安全帶是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的」?
受縛者也應該坦白告知他們為實踐帶來的風險。例如,也許某個特定綁法總是讓你手麻,雖然這是你願意承擔的風險,但這可能不是繩手願意承擔的風險!如果發生什麼差錯,是兩個人都會被影響。哪些風險是你們願意共同承擔的,應該在事前一起討論,不該由任何人擅自片面決定。
疾病史
你是否有任何疾病可能影響你在繩縛中的反應能力,或者可能造成醫療緊急狀況?有沒有你可能急需的藥物?如果有,它們放在哪裡,你需要夥伴學習怎麼協助你服用嗎?
繩手和受縛者都應該揭露這些資訊。當對方被綁起來的時候,繩手如果突然失去能力,潛藏的危險可比相反情況大得多。受縛者如果不知道這層風險的存在,就不能算是知情同意。
安全詞、信號、以及確認
請確保你們對於實踐當中溝通的方法有清楚共識。如果「啊,幹!」並不必然表示「住手」,你可能需要某種安全詞。如果某人的嘴將被堵起來(這有危險!),你需要其他可靠的信號,例如發出某種模式的聲音,或丟下某個物體⸺理想上最好用不只一種方法。
有些受縛者在實踐中比較能專注臨在、自我觀察,有些則比較不能。請討論你們需要繩手確認情況的頻率。我個人通常喜歡頻繁地去確認,但有些受縛者覺得這樣很煩,他們偏好讓他們自己在有問題的時候自己講。
如果情況適合,這是練習合作式身體狀況確認(例如手部確認)的好時機。這也是個好時機讓繩手提醒受縛者:歡迎在過程中給予回饋,而且他更願意改綁法,也不希望受縛者默默受苦和受傷。
感覺好/不好時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在綁不熟的人時,曉得他的反應中有哪些需要留意尋找的跡象,是很有幫助的。咯咯笑是表示你在開心還是緊張?如果你安靜下來,是因為享受還是害怕?你有可能會講不出話嗎?如果這樣是好的嗎,要再繼續嗎?如果你哭了出來,是該停下來呢,或者你就是希望哭一場?當然,受縛者不可能知道他們在每個情況下會怎麼反應,尤其和新對象綁的時候。但盡量多給繩手一些基於過往經驗的線索,能幫助繩手帶這場實踐朝向對每個人都感覺好的方向去。
觸發與創傷反應
你有沒有可能浮現的過往創傷?如果有的話,當你感到創傷被觸發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樣子,以及你需要什麼?和不熟的人講這個可能很難,但這對於在實踐中保護你的安全也是超級重要的資訊。你不需交代過往經驗的細節⸺聚焦在該避免什麼、如何辨識出不對勁、以及如何幫你從不好的情境中恢復過來。
綁完解完了,然後呢?
在每個人都回到他們原本的狀態前,一場實踐不能算真正結束。從腦化學的角度來看,這可能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天。
施予方和承受方都有可能經歷到落差(drop), 都有可能需要立即、短期、或長期的尾聲照顧(aftercare)。記得討論在繩子拆掉之後你們要給彼此什麼照顧,這可能是一條毯子、一個擁抱、一份隔日的關心、分享(或不分享!)照片、或者你們如何處理一個受傷。
你的身體準備好了嗎?
你有吃過東西(但並非剛吃飽)嗎?有補充水分嗎?上過廁所了嗎?昨晚有充足睡眠嗎?現在的氣溫對你來說舒適嗎?
要玩之前,不要忽視當下的身體條件⸺你等下可能很需要體力。很多時候實踐不得不提前喊停或結束得很不理想,都是因為在體能存量不足的情況下開始玩。
出錯的常見因素
能夠造成一場實踐在意願方面出問題的原因遠不止下面這些,但我看過的很多最糟情況都有下面的這些因素。
性與插入
性方面的體驗特別可以造成難以復原的創傷;而慾火中燒又出奇容易妨礙我們的判斷力。這些因素加起來,意味著遊戲中與性相關的決定幾乎總是一場實踐中風險最高的元素⸺遠比,例如一個高難度的吊縛,更可能造成持久的傷害。但好消息是:把這些決定提前、在協商時做好,能讓風險大幅減低。在玩到一半時加入未經事先明確協商過的性元素,常造成最大的錯誤。即使你認為你當下取得了同意,請記得在實踐當中你是比較沒辦法評估那個同意是否積極的,而且你的對象也可能比較難以拒絕或收回同意。
如果是新對象,另一個減低在繩縛中加入性的風險的方法是:先在別的場合有過不含繩縛的性行為後,才在你們的繩縛中加上性。第一次和某人探索性行為時盡量選對方意識清楚的時候,這能大幅減低溝通不良與判斷不良的可能。
如果我感覺對了
和新對象玩時,真正開始前很難知道氛圍會如何。兩個人可能都不確定他們會有多合、有多想要。曾經有人告訴我「如果情境對的話」他就會想做愛。這樣子進行顯然風險很大⸺如果那個當下我覺得情境對了,他卻不覺得,那怎麼辦?
「到時候再問我一次」作為一種確認意願的方式先天上並沒有錯⸺畢竟,同意總是可以收回的,意味著它總是有條件的。但尤其當這是一個關於性的意願,基於前述的理由,在玩到一半時說出或收到的「好」總是不如開始前的「好」來得踏實。如果在協商時你不太確定,最安全的做法是,總是說「也許下次吧」而不是「也許這次吧」。話雖如此,這邊有些在「也許吧,看我們玩得怎樣」的情況下也能減低風險的訣竅:
- 在協商「也許吧」的項目時,使用跟「想要」的項目一樣詳細的程度來討論;例如,如果性行為是「也許」,那麼攤開來檢視清楚我們在談的是哪些特定的性行為呢?這樣可以免得需要在實踐進行到一半時才協商細節。
-
永遠都先詢問過、並且獲得具體的、熱切的「對,我想要」作為答覆,之後才做任何事。如果對方講說「也許吧,看我感覺如何」,意思不是「看你猜我感覺如何」。永遠都要詢問對方。
-
如果有任何懷疑之處,寧可選擇留到下一次再説。讓對方留下懸念遠比做過頭好得太多太多了。
多人實踐
一場實踐牽涉的人越多,越難針對所有可能發生的互動預先協商;但這並不是多人實踐增加意願方面風險的唯一原因。多人實踐也有責任分散的現象。大家會傾向去假設,如果發生問題的話應該總有某個別人會處理它;或者既然某個別人正在做某事,那一定就是事情都還 ok 吧。
有助於規劃多人實踐的一個觀念是:非常具體明確地看待和分配在實踐中誰有什麼角色、誰有什麼責任。除此之外,做本來該做的,但做得更徹底:更詳細地協商,更保守地評估臨場發生的同意,比平常更多地確認檢查與溝通。
人們很容易想在剛接觸禁羈或剛進入一段關係、對一切都很興奮時來嘗試多人實踐。這樣滿常進行得不順利。我的建議是把多人實踐當作進階類型的玩法來看待,著手的時機是當你已經有扎實經驗,或與你熟識的人一起。
臨時加入的人
讓某人加入已經進行中的實踐幾乎總是壞主意。此時沒有機會協商,因此除非新的這團中的每個人都常玩在一起,熟到他們通常不需要事前協商的地步,否則這會是一個重大疏漏。此外,你們也引入了前述關於多人實踐的各種額外風險。
如果你是施予方,你有責任在公開場合保護承受方不受外在干擾。他們可能被拘束著,可能處在不容易說「不」的意識中,對環境的覺察力可能不佳。如果實踐之外的某人問你可否加入,說「不」就對了。如果他們問承受方而承受方說好,施予方仍應該說不⸺明白表示你不同意他們加入實踐,即使你的夥伴說好。我在這篇以及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某些怪人能夠利用這個情況藉由社交手法瞞過你們、繞過你們的意願。
有觀眾在看
和新夥伴互動最安全的方式是在有管理者看顧的公開活動裡玩。但有觀眾也是有風險的。知道有人在看,可能造成「不能讓夥伴丟臉」的壓力,以及讓腎上腺素增加,而這可能妨礙你的身體告訴你有問題發生。記得提醒彼此:保持安全比看起來很厲害更重要。
若是在正式表演中,前述因素都還會再被放大加強。在舞台上說出安全詞或者給出需要的回饋可能極為困難;沒有人想把表演搞砸。基於這個原因,我都只和在其他場合已經綁過許多次的夥伴表演。觀眾或場合越大或越重要,你就越需要對協商格外小心,或需要更精確排練你們將做的內容,並盡量避免跳脫劇本。
另一個因為有觀眾在場所以使得收回同意變得困難的情況,是擔任課堂中示範的受縛者或其他志願者。課堂上的講師有強大的社會權力,這是必須非常謹慎使用的。〈禁羈教學行為準則〉對於管理這種情況的風險有許多好建議。
改變心智的物質
在受到能改變心智的物質(譯註:如藥物酒精等)影響的情況下實踐,是充滿風險的。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把意願確認搞砸顯然是其中之一。
One thought on “協商與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