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縛者指南

著名的繩縛模特兒 Clover 曾經寫了一篇《受縛者指南》,從各種生理與心理上的準備來討論繩縛可能的風險、以及如何掌握自己在受縛時的身心狀況。相對的,對於一個期待自己成為「繩師」的綁縛者來說,雖然各種關於技法的教學已經不計其數(甚至某種程度上有些泛濫了),但對於作為一個對別人施予拘束綑綁的人應該有如何的「心態」,相關的論述我想目前還是相對的少了一些。

要先澄清的是,如果要從一些基本的、關於如何做好一個綁縛者的各種事物做為起頭的話,所謂的心態,在這裡暫時還不包含各種繩縛美學或者哲學問題。畢竟這些討論很容易進入純粹個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成為對東洋文化的神秘想像,但這些對於紮穩腳步其實幫助有限。畢竟最終,繩縛走到底還是一種「技藝」,與鋼琴、舞蹈或者繪畫在學習的途徑上差異不大。先是精熟基本的規則,然後才是情意的發展,唯一的不同只是其他的技藝往往面對的只是器物,繩縛的技藝在一開始就要和他人很近距離的接觸,甚至需要他人(繩模)的承擔。樂器被彈壞了它並不會傷心疼痛,但把活生生的人弄得不愉快/不舒服絕對是一件不能等閒視之的事情。

以下的幾點,是我個人五六年來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初學者,到一個能順利獨立演出的資淺繩師的一點歷程。雖然並不一定全然正確,但或許能幫助一些有興趣踏入這個領域的朋友少走一些冤枉路。

了解你的動機

會想要學習繩縛的人常常是看了一些美麗的照片或者影片,認為繩縛是一門神祕的「淫技」,因此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但其實以當今繩縛主流的意識形態來看,與其作為一種身體性的快感,它更注重精神上親密關係的具體化呈現,因此所強調的是其展演性和對他人而言的可看性。畢竟無論是演出或是影片,其存在的目的本身就是以受他人觀看作為前提,就算強調一種「彷彿親臨私密現場」的其境,最終仍然是對於私密的仿擬和轉寫,而非單純把場景從暗室搬到舞台發生的「再現」。至於所謂的「舒適」,在繩縛的語境裡如果談的是身體上的感受,更多的時候其實指的是「可以接受的痛苦」,而非「性快感」。至於這樣的苦痛如何被受縛者和綁縛者所詮釋,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因此,在目前一般意義的繩縛中,就算再怎麼強調受縛者的體驗,所有的學習都還是環繞著一套「做給他人看」的技法。如果你的目的是純粹的追求一種可以舒適的讓受縛者獲得性快感的綁縛,那其實大部分所能看到的繩縛演出或攝影,並不以此為主要目的,並且在技法內容的繁瑣程度上也已經遠遠的溢出了這種需要、甚至往往會因為美感的需要而增添各種技法的內容或是犧牲綁法的舒適度。畢竟,好看的綁法往往不一定是舒服的綁法。

就算確定要走上以「被觀看」為目的的繩縛之路,其中不同的觀看方式所著重的技法內容也不盡相同,所需要「選修」的其它額外技藝也彼此有別。動態的表演需要強調綁縛的流暢以及互動性,靜態的攝影則更強調繩路的細心處理以及瞬間的肢體張力呈現,也因也會有很不同的練習重點,了解自己想要達成的展演方式,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附帶一提,不要因為「會繩縛」可能提升你在BDSM社群中的聲望或是資本而學習它,因為這是一個錯誤觀念。繩縛並不比其它任何BDSM的項目特別,雖然它很容易在短時間吸引人們的目光、有很多人在談論它,但會不會繩縛與能不能受人歡迎是兩件事情。你的人格與人品決定你的價值,而非你會些甚麼。

找到適當的人與場合

雖然繩縛的套路和其他的舞蹈或是武術相比可以說簡單許多,但其中仍然有許多繁瑣的細節和需要注意的小地方。因此和前述的各種技藝一樣,找一個或是一群能一起相互提攜的朋友甚至老師來學習,會遠遠比看著紙本閉門造車來的有效率的多。除了同好切磋之外,許多的繩師也都會有自己設立的講座、甚至提供一對一的教學服務。

DSCF8877c1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實際上並沒有關於繩縛技藝的認證機構,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自稱繩師、自創流派、宣稱自己師承哪位名人,甚至將自己所學的淵源塑造的悠久顯赫。因此,在缺乏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認證機制下,初入門的繩縛者往往要自行透過各種零散的資訊來判斷究竟要向誰學習。一般來說,當代繩縛的
歷史其實非常的短,以最典型的高手小手縛為例,要到20世紀末期才逐漸的在日本通俗情色雜誌反覆的嘗試過程中被穩固下來。因此,無論哪一種「流派」歷史其實都非常年輕,也各自有一些自己的綁縛風格:從隨興到嚴謹、從簡約到繁瑣……特色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入門者可以從蒐集和觀察這些繩師的作品風格開始,決定自己想要發展的繩縛技藝甚至學習的對象。而作品數量的多寡也往往是一個繩師能力的客觀證明之一。好的繩師通常會有很多的合作機會以及作品產出,除此之外,在作品中也能看到繩師在繩縛技法上的底蘊究竟如何。如果他的作品中只能看見幾套固定的綁法,而且又開設昂貴的一對一課程,那麼他的課程是否值得投資,就可能要多考慮一下。除此之外,社群中其他同好的評價也是個重要的參考資訊。通常好的繩師並不會吝於回答他人的提問或提供建議,因此在社群中會具有一定程度的聲望,活動也大多會有公開的資訊,相對的也比較少出現自打廣告、總是受少數親近吹捧的情形。

當然,對於一個入門的繩縛者來說,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快就投入一對一的學習。有個技藝精湛的老師當然能讓你進步神速,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是已經有熟悉基本套路甚至有吊縛能力的人,就已經能提供非常足夠的經驗供參考。許多地方都有所謂的「沙龍」或是「繩會」,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繩縛愛好者一起練習的地方,有時也會有繩師進行簡單的基礎教學。雖然在這些場合裡練習泰半還是自己的事情,但多多參加這些活動,不只對技巧會有所幫助,也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要記得,相對於老師,大量的練習才是進步最主要的原因。

除開學習的對象以外,就如之前所提及,繩縛是一項「被觀看」的技藝。所以在技藝本身之外,你還會需要許多外部的專業或是技術來呈現你的繩技。大部分讓人為之驚嘆的作品除了繩師本身之外,若是靜態影像則意味著好的攝影師,若是動態演出則必定包含好的肢體呈現和舞台設計。而好的視覺造型則是所有成功的展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多伸展自己的觸角與具有其他專業的人合作,是提昇自己的作品品質與溝通能力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能和對繩縛或BDSM不是那麼熟悉的圈外人合作,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盡社會推廣的功能,何樂而不為?

不過切記,任何的演出或是攝影作品在執行之前,對於各種關於受縛者隱私的問題都要特別注意。錄影/照片是否能公開、如何公開、露臉或裸露的程度如何、攝影師或其他協力者能不能將成果納入來作為個人的作品集等,都是要事先進行充分溝通的事情。

耐心與細心

任何技藝的學習過程都是枯燥而乏味的,繩縛自然也不例外。就算背熟了套路,繩圈在肌肉上的位置、鬆緊的拿捏、過程的流暢等等,都需要反覆的練習才能熟稔。而若進到吊縛的領域,綁縛結果的好壞,更是與對受縛者身體狀態的掌握息息相關。

而相對於一天可以反覆練上成千上萬次的樂器或是舞蹈,繩縛的練習因為需要另外一個人以及場地的配合,加上每次比較完整的綁縛都要花上不少時間,因此練習的進展往往相當緩慢。在練習比較生疏或困難的技法的時候,一整天都沒辦法讓受縛者覺得舒服、甚至連吊都吊不上去的狀況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挫折實在太過常見,因此在學習繩縛的過程中,保持耐心絕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好的情緒會讓綁縛的結果變得更糟糕,你的受縛者也絕對有足夠的敏銳度查覺你在綁縛過程中的不耐或者挫敗感,並且同樣會被這些負面的情緒感染到。他可能會開始對你有不好的印象、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耐綁/耐痛?」。而這都不是好的現象。

如果覺得挫折的時候,記得向你的練習對象坦白,兩個人先暫停所有的繩縛動作,好好的聊聊天、鼓勵彼此剛才的努力、一起討論怎麼樣可以更好。繩縛終究是兩個人的事情,「表達自的感受、發掘不舒適的原因」其實是同樣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自我探索過程。畢竟對你的繩縛成果最清楚的,應該是你的受縛者。他的意見應當有絕對的優先和重要性。

另一個重要的要點是細心。各種細節的結果決定了繩縛的好壞,包括兩股繩不要纏繞交疊、接繩或單柱縛繩頭的繩圈不要留太多、繩圈的鬆緊要一致不能太大等等。能把這些細節處理得好,厲害的繩師不一定會許多花俏的技法,但這些基本的細節絕對都處理得十分到位。這也是為什麼同樣一套高手小手縛初學者和精熟者綁出來的差異會如此大的原因。而除了在技法上的細心之外,對於受縛者狀態的細心也是必要的。比較精進的綁縛者能從肌膚的顏色或受縛者的動作來確知對方的狀況,入門者則可以先從隨時口頭詢問作為開始,但隨著觀察力的提高要記得逐漸降低對詢問的依賴。

親近但嚴肅

DSCF9307

許多初入門的綁縛者往往在練習的時候,會因為擔心受縛的對象感到無聊,因此試著和受縛者聊天、甚至玩笑打鬧,希望能拉近自己與對象之間的關係。但這其實是一個相當不好的習慣。通常願意擔任受縛角色的人,或多或少都能享受被綁縛的過程,因此就算是練習,也應當盡量的認真以對、適度的投入自己的情感。這樣會遠比和對方隨意聊天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況且,在繩會這種許多人一起練習的場合,閒聊很可能會對其他認真練習的人造成干擾。除此之外,練習繩縛的時候,綁縛者應該專注於繩路的處理以及觀察受縛者的狀態、傳遞自身的情緒讓對方體察。而受縛者也應當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以及體察綁縛者在繩縛的過程中所傳遞的情緒意向。因此盡量專心於繩縛、把練習的效益發揮到最大,也是增加學習速度的重要因素。

嚴肅但親近的態度,不只應當發生在綁縛的過程中。在邀約受縛者練習的過程中也同樣很重要。以輕鬆戲謔的方式來化解邀約的尷尬並不是一種好的做法。相反的,誠懇的詢問才是能讓人願意再度與你練習的態度。除此之外,稍微向你的被縛者介紹一下自己想綁的東西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僅能讓對方更清楚的了解你的意圖以及接下來會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比輕佻的「想試試看嗎」更有吸引力。

千萬不要自負

繩縛是一種高度風險的活動,而且此種風險在綁縛者和受縛者之間的分配極度的不平衡。在受縛者幾乎承擔了所有可能的身體傷害的情形下,綁縛者尤其該提高對於自己繩縛技巧的標準,避免「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況出現。繩縛的成果並不純粹由綁縛者的技法精熟所決定,相反的,受縛者的肌耐力、柔軟度、信任程度、肢體表達等因素所占的比例絕對不低於綁縛者的繩技高低。換言之,偶然的成功可能來自於受縛者本身的身體能力,而非能一體適用到其他受縛者身上。將繩縛失敗的原因歸吝於受縛者、或者偏好特定的身體類型絕對是被禁止的錯誤心態。畢竟如果只能綁得好那些柔軟度好、耐力佳的受縛者,那綁縛者的角色也就沒有甚麼值得一提之處了。

因為所綁縛的對象是人,綁縛的結果其實也是由技法和身體所共構的結果,所以對自己的技藝保持謙抑乃是理所當然。這樣的謙抑一方面是表現在對於已經熟悉的綁法的謹慎上,就算是再怎麼熟練的套路、再怎麼熟悉的人,依然不能掉以輕心或是忽略了對受縛者各種身體訊息的重視,也不能預設同一種綁法可以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成功,這點在吊縛上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在練習新的套路的時候,也絕對不能躁進,尤其要避免在具有展演性的場合,例如Play Party上嘗試不熟悉的綁法,因為周遭環境的觀看壓力,很可能會讓你在急於表現自己的心態壓力下作出不理智的堅持。

追求「平衡」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若繩縛的美好是在於體現綁縛與受縛者之間親密的關係與情感,那麼在展演這種情感的過程中,必定是由雙方共同將彼此共有的情感表達出來。因此,一套繩縛的呈現中,綁縛者與受縛者應該都對整體的情緒氛圍和視覺有著均衡的「貢獻」。所謂的均衡,意味著在其中觀看著可以看到雙方在技藝投入與內心的情意,而非只是受縛者個人的獨腳戲或者綁縛者的個人秀而已。

為了達到兩人的「平衡」,綁縛者應該由受縛者的身體能力出發來思考適合對方的綁法。儘量避免那些過度簡單但極度仰賴受縛者耐力的吊縛姿勢,例如單腳倒吊,因為這樣純粹由受縛者的身體所成就的繩縛正是一種極度不平衡的展現方式。但同時,過度炫技的綁法也會讓綁縛者過於專注在複雜的繩路上、無暇與受縛者互動而淪為單純的「捆工」,因此也同樣應該避免。除此之外,在考慮「該綁甚麼形」的時候,應該試著考量受縛者對於自己身體的看法:他喜歡自己呈現甚麼樣的姿態,哪些姿勢會讓他覺得羞赧,哪些能舒適享受,哪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哪些是他絕對討厭要避免的「地雷」……每種不同的綁縛會因為這些不同的看法而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有意識的組合這些綁法的意義順序,能讓繩縛的展現與情緒的表達有更好的結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